潘世炳
湖北省政協委員
省新聯會副會長
永業行董事長
? ? ? 今天上午,我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共十九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籌全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各種嚴峻復雜挑戰,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譜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倍感振奮,深受鼓舞。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站在民族復興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愈發堅定了我們新階層人士團結一致跟黨走的決心與信心。
? ? ? 回望我20余年的創業歷程,永業行在20多年間成長為全國領先的大型綜合性咨詢評估機構,在冊員工1200多人,近五年納稅2億多元,業務遍及全國及部分海外市場,旗下3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省政府授牌的就業創業先進集體、重點服務企業、重點服務品牌,先后榮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優秀企業、服務業企業100強等稱號。總結起來,我有幾點感悟。?
? ? ? 一、黨建引領指方向
? ? ? 2009年,永業行成立了全國評估咨詢機構第一個中共黨委,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參政議政、企業經營“三結合”,堅持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同頻同步,將黨中央文件的學習和公司戰略研討、業務優化相結合,極大提升參政議政的針對性和服務社會的實效性。永業行黨委及16個黨支部常態化堅持好“三會一課”“三個學習”制度。組織黨員先后赴省內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50余場次,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形成愛崗敬業、爭當先進、開拓創新的良好風氣。永業行黨委多次被評為省市區三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永業行獲評武漢市法治建設示范企業。
?
? ? ? 二、持續創新謀發展
? ? ? 業務創新、管理創新和組織結構創新,促進了永業行從早期的土地評估,不斷創新發展為價值評估、資源利用、投融資、生態環境等四大咨詢業務板塊,建立健全技術、信息、市場、管理、風控、文化等“六位一體”管理體系。員工在《中國土地科學》《中國資產評估》《中國工程咨詢》等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500余篇(我發表80篇),不少論文被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收錄。研發完成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發明專利等90余項。永業行各級領導擔任了全國、省、市近20個行業協會的會長、副會長等。我現擔任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中國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副會長,湖北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湖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兼社會組織分會會長、湖北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武漢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名譽會長等。
? ? ? 三 履職盡責勇擔當
? ? ? 我連續擔任了第十屆、十一屆和十二屆省政協委員,連續三屆獲評優秀省政協委員。被聘任為省監察委員會首屆特約監察員。先后撰寫提案50多項、大會書面發言和聯組發言10余次。其中《關于房地產租賃新政的幾點建議》為省政協2018年15個重點提案中唯一個人提案。《關于疫情對我省房地產行業產生的影響及相關措施的建議》主要內容被采納至《關于印發促進建筑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20〕13號)中;《深入推動爭資立項、投資有效落地的建議》得到時任常務副省長黃楚平和副省長趙海山的重要批示;承擔的《全面落實河湖長制 壓緊壓實保護責任》課題獲湖北省政協辦公廳致函感謝;擔任課題組長的《加快推進縣(市)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升級轉型的建議》獲王忠林省長重要批示并由時任寧詠副省長組織專題研究,獲得“2020—2021年度湖北發展研究獎”二等獎。我被省委統戰部譽為“百年華誕·最美統戰人”,獲評中央統戰部新階層服務團優秀團員,《同心同向新時代 同頻共振促發展--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發展之道》等三篇學習體會獲中央統戰部網站全文刊載,并在中央統戰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征文活動中獲優秀獎。
? ? ? ?四? 社會責任展情懷
? ? ? 2020年武漢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組織志愿者50多人下沉社區封控等,累計捐贈資金物資100余萬元,是全國首家捐款的專業服務機構。2022年,省政協組織37個委員行動組,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我擔任第25組組長,帶領7名政協委員深入幫扶對口的蘄春縣樓崗村,編制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探討新產業模式,我代表永業行向樓崗村捐贈20萬元支持鄉村振興。我還多次考察恩施市馬者村,與馬者村簽約消費幫扶協議,集中采購50萬元農副產品。近年來,在捐資助教、扶貧濟困、抗震救災等公益事業中,我個人和公司累計捐贈超過400萬元,并堅持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 ? ?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我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上來。以做大做強民族高端咨詢服務業為己任,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勇擔社會責任,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和引領廣大從業人員,主動融入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更新等系列國家戰略中。努力畫好新時代最大同心圓,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