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測繪學會發布了《陸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碳匯計量規程》(T/CSGPC 041-2025)CSGPC標準(簡稱《規程》)。《規程》由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牽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化研究所、武漢大學、湖北省地質調查院、永業行等單位共同編制。《規程》為首個針對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碳匯計量團體標準。
2023年,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提出要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碳匯成效監測評估。《規程》服務于全國范圍內陸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碳匯計量工作,適用于森林生態修復、草原生態修復、濕地生態修復、荒漠生態修復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以及農田建設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流域水環境修復治理等自然生態要素型保護修復工程,為我國各省市開展科學有效的陸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碳匯計量工作提供了技術遵循,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永業行憑借在碳匯開發、碳匯價值評估、GEP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及實現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在生態保護修復、土地綜合整治、流域環境治理方面的豐富實踐經驗,積極主導或參與了多項行業、地方及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類標準的制定及應用推廣,促進資源環境高質量發展。